拥抱成长 静待花开
有人说,人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,分别是阅己、越己、悦己。我由此想到做老师也应该是这样一种成长过程:“阅己”就是在阅读中重新定义自己,找到自己成长的目标和方向;“越己”就是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,打破固有的认知和观念,成为一个有底气、有能力的专业型教师;“悦己”就是学会取悦自己,以平和的心态寻求职业幸福感,笃定于自己的教育理想,在教师这份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。
在持续阅读中“阅己”
(资料图)
“教育最大的问题,就是一群拼命教书的老师不读书。”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读书的人,读书,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需要,更是个人成长的需要。读书,是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我,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,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超越功利主义的读书,这是一种纯粹的行为,智慧的行为,理性的行为。只有超越功利主义的读书,才能体会到那种真正超凡脱俗的、妙不可言的美丽和快乐,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某种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想启蒙,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,才能使我们汲取生命的力量,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!
吹灭读书灯,一身都是月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,更是要有文史哲的底子,深厚的学养积淀可以让课堂闪耀智慧的火花,引领学生体悟语文学科的自身魅力,形成语文能力,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。钱穆说,读书的好处,一是培养情趣,二是提升境界。情趣和境界是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两个标志。书读得好的教师大多深谙人生的真谛,豁达乐观,洒脱随性。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拿捏自如,很少有纠结颓废的状态。这种积极的生命状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正在成长中的学生,他们喜欢亲近这些有情趣、有境界的语文老师,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力。
在自我审视中“越己”
优于过去的自己,未来才可期。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,还要决定自己所处的方向。犹记得高中时老师说的一句话:重要的不是所处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。目标给人生赋予了意义,人活着,不仅要在自我审视中看清方向,更要在不确定中勇往直前,敢于突破自己的天花板,才能完成华丽的转变。
作为一名一线教师,应做到实践与研究并行,在实践中反思,提升专业水平,在研究中精进,改进教育实践。每一位教师都应是教育事业的研究者,通过审视自身的教育生活,将原本零散化、表面化、情境化的体悟得到明晰,整合和提炼,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力,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服务自己的教育人生!在自我审视中“越已”,拨开教育的迷雾,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,淬炼出令人惊艳的教育智慧。
在自我认同中“悦己”
取悦自己,才是最好的自律。作家冯唐曾说,敢于做自己,敢于表达自己,敢于取悦自己,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,站稳自己的位置,活出自己的格局。作为一名老师,如果缺乏对教师这份职业的高度认同,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谁,忘记当初为何选择教师这份职业,以至于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,产生虚无感和无意义感,甚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感到痛苦和恐惧。
所以,我们要在生命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中来“悦己”。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,我们就不能把自己的这份工作仅仅当成是一份可有可无的职业,而是当成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,当成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志业。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,而是自己的选择,不是为别人做,而是为自己做,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职业认同,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,要么改变职业,要么改变职业心态。空长灭征鸟,水阔无还舟。某种意义上说,拥有了好心态,就拥有了幸福!
做教师的过程,也许就是我们在教育这条荆棘与荣光并存的道路上,不断“阅己”“越己”和“悦己”的过程。